近日,一条消息打破了中国轮胎行业往日的宁静——中国轮胎行业第一个行业准入标准正在酝酿出台。
受国家工信部委托,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正在组织开展《轮胎行业准入条件》(以下简称《准入条件》)的研究制定工作。据本报记者了解,《准入条件》将通过对轮胎产品质量、轮胎生产企业能源、资源消耗的具体细节标准制定以及对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排放限值要求,规范轮胎行业整体生产能力。
7月30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位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准入条件细则敲定之后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正式颁布时间还不能确定。
业内人士认为,《准入条件》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轮胎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控产能过剩。与此同时,一大批中国轮胎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轮胎行业数年以来的大洗牌一触即发,新的产业格局或将形成。
呼之欲出
“《准入条件》现阶段仍在修改和讨论过程中。”本报记者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卫民处证实了上述消息。
据了解,《准入条件》出台后,将采取网上公告的方式,由地方工信部门对当地轮胎企业进行核准,并上报到工信部,届时工信部将组织行业专家按“轮胎生产企业准入公告申请书”的内容进行核准。而最终进入公告的轮胎企业,可享受到国家政策以及银行等多方面支持。
“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轮胎企业的能耗排放值等各方面指标合格的轮胎企业将进入公告,不合格的要进行整改或者淘汰。”对于《准入条件》的具体细则,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赵文权没有透露更多内容。
至于《准入条件》的具体实施时间,赵文权表示:“经过修改和讨论确定细则之后,工信部将发布征求意见稿,至于何时能够正式实施,还不能确定。”
“提高产业集中度,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是制定《准入条件》的初衷之一。”赵文权认为,这是国家第一次制定轮胎准入标准,对中国轮胎市场环境和企业生存环境都有重大的影响。
生死之考
《准入条件》的实施,对已经在华建设工厂的外资企业并没有太大压力。“这对我们公司没有影响。我们已经通过环评,并建立了三家工厂。”韩泰轮胎中国总部的一位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政策出台之后,对于我们这种小规模轮胎企业,简直就是一纸‘死刑判决书’。改造就需要成本投入,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山东东营的一位轮胎企业老板无奈地对记者表示,“这两年,轮胎市场越来越不好做,实在不行,我准备卖了企业。”
目前,我国的轮胎企业基本还处于低端的仿制阶段,自主品牌轮胎企业并不具有核心的技术。“除玲珑轮胎、三角轮胎等几家较大规模的自主品牌企业外,更多是一些生存能力相对弱小、常年靠仿制为生的中小型自主品牌。”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轮胎准入政策出台后,意味着对轮胎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会淘汰这部分轮胎企业。
“目前外资轮胎品牌在中国轮胎市场的份额连年超过80%,占绝对主导地位。除诸如微型车一类的低端车型有可能选用自主品牌,其他车型轮胎配套均被外资品牌占据。”该轮胎行业资深人士表示,自主轮胎品牌无法进入德系、美系、日系等世界级整车制造厂的配套生产名单,基本倚靠代工、出口市场和维修替换市场。
但严峻的是,外部市场环境往往难以控制,长期依赖出口来保持稳增长的经济模式也难以持续发展。与其等着市场倒逼,不如企业主动改变依赖投资、政策支持、价格战的粗放管理,主动提升企业的研发、制造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这是我国轮胎行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业内人士认为。
大势所趋
规范轮胎行业发展,调整结构性产能过剩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轮胎行业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结构不合理、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同时,天然橡胶价格的波动上涨,使得企业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营难度加大。
“目前经过国家3C认证的轮胎企业就有300余家,此外还有很多没有通过认证的中小轮胎企业也同样在生产。”赵文权说,“由于投资过热,目前整个轮胎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低档轮胎过多,高档轮胎过少。”
根据公开资料,2012年上半年,仅山东省橡胶轮胎外胎的产量达1.7亿条,同比增长达22.94%。其中,主要是低端轮胎产品的增长。
“轮胎行业中自主品牌小而杂的现象十分突出,仅山东省东营一带制造轮胎的企业便多达300家。”一位轮胎行业资深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这些没有研发流程,仅靠仿制外资品牌轮胎的花纹、滚动助力、制动和操控性能方面参数进行生产制造,包括一些国内排名靠前的大型自主品牌轮胎企业,研发能力也均处于起步状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治理环境的大背景下,目前轮胎行业的发展关键不是产量的增加,而是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行业准入条件只是第一步。”
本文来自》炜盛胎面胶》行业新闻